中新社雅加達11月2日電 (記者 林永傳)由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海外中華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2日以線上方式進行,來自近10個國家的30余名中華文化研究*和120余名中印尼兩國高校師生參加研討會。
以“世界各地中華文化遺產多樣性和獨特性”為主題的該研討會,設置了一個主會場和三個分會場,圍繞世界各地華人和當地社區(qū)文化遺產、語言、文學、教育關系等專題進行研討。
在主會場,中國西華大學教授王學東通過對海外漢學家、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家葛浩文研究魯迅路徑與方法的探討,探索海外漢學家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獨特視角;來自土耳其埃爾吉耶斯大學的漢語言教學研究*分享了土耳其漢語言教育、土中兩國文學作品翻譯與推廣的經驗;泰國大城皇家大學學者則分享了大城華人古寺廟等中華文化遺產所蘊含的當地華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個分會場分別以文化、教育、藝術為主題,來自近10個國家的學者研討了各國華人華僑社區(qū)中豐富多元的中華文化遺產與當地社區(qū)歷史、文化、文學、語言、教育等的關系。與會*希望有更多合作機會、促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和互鑒。
印尼三一一大學副校長余努斯(Yunus)致辭表示,海外華人在傳播中華文化時,不斷適應并影響著當地社區(qū)的文化、進而形成許多獨特文化形態(tài),世界各地對華人文化及相關文化遺產的研究非常有意義。印尼三一一大學將會繼續(xù)支持這些研究,為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而努力。
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潘范妮表示,舉辦該研討會的目的是推動國際間文化傳播與交流,推動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和互鑒;該院中方院長陸雨稱本次研討會匯集了多個領域對中華文化遺產多樣性與獨特性的*新研究成果。(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